1958年5月25日一大早,司机朱德魁便被窗外清脆悦耳的小鸟啼鸣声唤醒。他迅速起身,动作麻利地收拾好随身物品,准备启动那辆吉姆车。站在枝叶繁茂、绿意盎然的柳树阴凉下,他一边等待着出发的命令,一边心中默默盘算着今天的行程。毛主席、朱老总、刘少奇、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将前往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劳动。令人疑惑的是,为何他们选择乘坐大轿车,而非各自平时使用的小汽车?而护卫队中,竟只有那辆吉姆车随行护卫?是担心群众蜂拥而至围观,还是刻意想与群众打成一片,融为一体?或许两者皆有。沿途,朱德魁的思绪不断回绕着这些疑问。眼见前方,十三陵水库工地渐渐近了,那儿正是十几万工人举行大会战的壮观场面。远远便能听见劳动号子的声声高唱,看到成千上万的工人挥锹抡镐,肩挑手提,热火朝天地投入建设,干劲十足。
毛主席一到工地,便径直走向拦洪大坝,亲手拿起铁锹开始挖土。虽然事先未做任何通知,也没有专门安排,但毛主席亲临工地劳动的消息迅速传遍工人中间。整个工地顿时沸腾起来,工人们纷纷跑向主席,激动地高呼:“毛主席万岁!”不久,毛主席周围便围满了层层人墙,群众热切地渴望能够亲手握一握主席的手,近距离目睹主席的风采。眼见人群越来越拥挤,工作人员焦急万分,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忙乱——几十万双手,主席怎能一一握过?于是,护士、警卫、公安人员联合劝说群众回去继续劳动,然而群众意志坚决,谁肯轻易离开。最终,工作人员硬挤出一条通道,将主席护送到朱德魁的吉姆车上。陪同上车的,还有当时担任北京市长的彭真,中央警卫局副局长王敬先,警卫处处长毛崇横,以及主席的秘书、卫士和护士,共计六人。
展开剩余52%毛主席一上车,朱德魁内心既激动又紧张。虽然他平时在中南海多次与毛主席接触,但这是毛主席第一次坐他开的车。眼前的车子被人群紧紧围住,工地上没有一条平坦宽敞的路,如何安全驶出成为朱德魁最大的难题。他紧紧握住方向盘,双手微微出汗,目光死死盯着前方那一块块由公安人员艰难挤出的狭小空地,生怕一不小心发生意外。毛主席却依旧面带慈祥微笑,用那种独特的磁石般声音,向车窗外热情呼喊的群众挥手致意:“同志们好!”“同志们辛苦了!”“同志们万岁!”短短几十米的路程,走了整整半个多小时。车辆驶出工地后,毛主席仍不断回头,掀开窗帘,向那些热泪盈眶、仰望着他的群众挥手致意。久久不舍得回头后,他像是自言自语,又似在和车内的人谈话:“群众的力量真伟大啊!”“相信群众,依靠群众,工作就能多快好省,还能少花钱多办事。”主席的这番话,令车上的所有人陷入了深深的思索。
接着,毛主席对身旁的人说:“你们应该多参加群众劳动。”他点了王敬先的名,吩咐他安排相关人员去参加劳动,只留下少数值班人员在车上。沉默片刻后,主席又转向彭真,谈起经济建设:“‘跃进’这个词很恰当,究竟是谁提出来的呢?经济发展本来就是波浪式的,有快有慢,不可能永远直线上升。‘跃进’恰好反映了这个规律。我们搞五年计划、年度计划,就是为了调整,使经济发展保持平衡。平衡是相对的,不平衡是绝对的,必须不断调整。不能一听到‘跃进’就盲目要求翻番,20%算特大跃进,15%也是跃进,5%同样算跃进嘛。”
发布于:天津市炒股杠杆平台排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